社區集市上的法院攤位 |
||||
|
||||
|
||||
“法官,我在健身房買了年卡,現在健身房辦不下去了不給我好好上課,我想退費但是不知道怎么辦”“在飯店兼職了半個月,老板說試用期沒過沒有工資合不合理”…… 近日,經開區法院組織干警走進鳳林街道麗都社區,開展“普法惠民零距離 深化五為倡美德”普法宣傳活動,將普法“攤位”搬到居民家門口,現場吆喝法律“干貨”,面對面進行答疑解惑,為社區居民送上了一場“零距離”的法治宣傳。 “普法集市”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周邊居民聞訊而來,圍坐在個案答疑攤位前,講述著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期盼能夠得到解決辦法。 帶著這些問題,法院干警對普法攤位上的內容和形式進行了個性化定制,從以往“法官端菜”的送法模式,轉向“群眾點菜”按需配比,有針對性的就 “健身卡如何退費”“老年人購買保健品騙局”“小區物業服務不到位怎么辦”等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一一進行法治體檢,對癥下藥,并送上良方。在解答問題期間,干警們不時地穿插真實案例,將這一類糾紛講解清楚、講解透徹,使前來詢問的群眾在今后再面臨類似糾紛時能主動溝通,將矛盾早日化解在萌芽狀態。推動“訴源治理+精準普法”走深走實,不僅將法治服務送到家門口,也將法治力量送進群眾心里去。 同時,干警們還向現場群眾發放打擊整治養老詐騙、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宣傳手冊,并詳細講解了犯罪分子以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等名義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詐騙手段及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方式、特點,叮囑群眾提高自身防范意識,牢記“三不一要”防詐原則。 此次宣傳活動共發放法律小冊子200余份,解答群眾法律咨詢3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社區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 今后,經開區法院將繼續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目標,以“四項創建”為抓手,持續發揮人民法院深度參與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效能,不斷提高轄區群眾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識,為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強有力的司法力量。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