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13710000043591093/2023-01252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發布機構 |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黨政辦公室 | 內容分類 | 管委文件 |
成文日期 | 2023-08-04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有效 |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 關于印發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場主體強制退出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
||||
|
||||
|
||||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 關于印發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場主體強制 退出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經技區管發〔2023〕9號 區直各部門,各鎮、街道,駐區各單位,區屬各國企: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場主體強制退出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已經區黨工委管委領導同志同意,現予印發,請認真組織實施。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 2023年7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市場主體強制退出改革試點實施方案
為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暢通市場主體退出渠道,加快清退“失聯”“僵尸”市場主體,更大限度釋放創業創新活力,激發市場主體競爭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同意開展市場主體強制退出試點工作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一、總體要求 聚焦營商環境關鍵環節,以凈化市場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發展動力,提升辦事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為導向,按照《批復》要求,自2023年7月至12月,在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市場主體強制退出試點工作,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市場主體強制退出辦法,規范市場主體強制退出流程,深化企業信用與企業利益的關聯作用,提升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全方位推動我區企業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放管并重,寬嚴相濟。政府及司法部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推進注銷便利化,加快市場出清,督促企業履行清算義務,對怠于或拒不履行清算義務的責任人等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實施信用懲戒。 (二)堅持公平合理,兼顧效率。平衡保護企業職工、各類債權人、股東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的權益,暢通退出權利救濟途徑,切實防范逃廢債風險。著眼全局和長期利益,提高退出效率,防止因利益糾葛久拖不決導致多輸局面。 (三)堅持依法依規,分類處置。堅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為遵循,確保認真篩選實施強制退出的對象、按照市場主體類型分別處置、合理制定強制退出的流程、依法依規對待市場主體的申訴、全流程依法公開公示等各環節、每一步都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三、工作內容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場主體強制退出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牽頭組織實施強制退出試點工作,各相關部門依職責做好配合工作。 (一)明確強制退出市場主體適用范圍 適用在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域內登記的各類市場主體。 (二)明確強制退出市場主體適用對象 一是強制退出企業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被吊銷營業執照已屆滿2年且未依法辦理清算組備案。 2.未發生或已結清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法定補償金、應繳納稅款(滯納金、罰款);未領用發票或已繳銷全部領用發票。 3.無在繳社保人員。 4.無登記在冊的不動產權利;無股權(投資權益)被凍結、出質或動產抵押等情形。 5.無有效存續的商標、專利知識產權。 6.無正在訴訟或仲裁程序中、受到罰款等行政處罰尚未執行完畢等情形。 7.無其他不宜強制退出情形。 二是強制退出個體工商戶應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1.被吊銷營業執照屆滿2年以上或連續3個年度以上未依法報送年度報告。 2.通過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系,被標注為經營異常狀態滿2年。 3.未發生或已結清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法定補償金、應繳納稅款(滯納金、罰款);未領用發票或已繳銷全部領用發票。 4.無在繳社保人員。 5.無登記在冊的不動產權利。 6.無有效存續的商標、專利知識產權。 7.無正在訴訟或仲裁程序中、受到罰款等行政處罰尚未執行完畢等情形。 8.無其他不宜強制退出情形。 (三)明確強制退出不適用對象 市場主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強制退出程序: 1.不符合前款規定情形的。 2.企業已成立清算組且還在清算期的。 3.有利害關系人提出異議且登記機關受理的。 4.強制退出后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5.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在注銷登記前需經批準的。 6.其他不適用強制退出情形。 (四)明確職責分工 市場監管局:負責市場主體強制退出工作的統籌協調;負責梳理擬定強制退出市場主體預審清單,并征求各部門意見;負責核查擬強制退出市場主體是否在原地址經營,對于能聯系上的,責令市場主體限時辦理注銷登記;負責核查擬強制退出市場主體是否存在有效存續的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負責核查擬強制退出外資企業有無股權被凍結或質押;負責核查擬強制退出個體工商戶年度報告和標注經營異常狀態情況;根據各部門核實結果及反饋意見作出是否強制退出決定,并負責公告、送達、檔案管理及后續救濟工作;負責對市場主體強制退出后,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或第三人提出異議的進行核實處理,并根據核實結果作出是否撤銷強制退出決定;負責根據強制退出決定、撤銷強制退出決定做好擬強制退出外資企業的注銷、撤銷等工作。 商務局、招商促進中心(招商局)、項目推進辦公室:負責核查擬強制退出外資企業政策兌現、資金補貼等落實情況。 行政審批服務局:負責核查擬強制退出企業(除外資企業外)有無股權被凍結或質押;負責根據強制退出決定、撤銷強制退出決定做好擬強制退出市場主體(除外資企業外)的注銷、撤銷注銷等工作;負責編制注銷、撤銷注銷登記具體操作規范和工作流程。 科技創新局:負責核查擬強制退出市場主體是否存在拖欠工資記錄、是否存在勞動仲裁,是否有在繳社保人員。 法院:負責核查擬強制退出市場主體是否存在正在訴訟、強制執行的案件,并做好相關行政訴訟工作。 稅務局:負責核查擬強制退出市場主體是否存在欠繳稅費(包括稅收、社保費用)和發票領用信息。 四、工作流程 (一)梳理對象。認真梳理《行政許可法》實施以來,試點范圍內符合強制退出條件的市場主體,摸清底數分批次確定預審名單。 (二)實施核查。綜合采取通過電話、數據比對等方式進行核實是否能取得聯系,通過發布催告清算公告、核查其是否仍在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等方式,逐一核實情況,依法開展事中事后監管工作。在核查過程中,對能夠取得聯系的吊銷未注銷市場主體,督促其在規定期限內辦理清算組備案或者及時辦理注銷登記;對能夠取得聯系的因“通過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不符”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督促其在規定期限內辦理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登記;對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處理或移交相關部門。 (三)部門協查。在作出強制退出決定前,市場監管和行政審批部門應確定市場主體是否存在股權被凍結或質押、對外投資設立企業、存續的商標或專利知識產權等情況;科技創新局、商務局、招商促進中心(招商局)、項目推進辦公室、法院、稅務局等部門按照《方案》的職責分工協查相關情況。協查部門應在收到協查函件后15個工作日內將核查結果及相關證明材料以書面形式反饋市場監管部門。 (四)提請審議。根據各相關部門、市場主體、利害關系人反饋意見情況以及市場主體整改情況,提出分類處理建議,對清理對象在規定期限內移出異常名錄登記、辦理清算組備案或者及時辦理注銷登記的、市場主體及利害相對人提出暫緩的,以及存在不宜強制退出情形的市場主體,暫不列入擬強制退出;其他市場主體列入擬強制退出名單,提請審議。 (五)擬強制退出公告及送達。經審議通過,制作《強制退出市場主體告知書》,對符合《方案》規定強制退出條件的市場主體,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送達方式送達《強制退出市場主體告知書》。相關市場主體無法取得聯系的,可以直接采取批量公告的方式,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或市場監管部門門戶網站等發布《擬強制退出公告》,對社會公眾進行公示。 (六)強制退出前異議受理。在作出強制退出決定前,對當事人提出陳述、申辯、舉行聽證要求或者利害關系人提出異議的,按規定程序處理;對采納意見的,終止強制退出決定程序。 (七)強制退出公告及送達?!稄娭仆顺鍪袌鲋黧w告知書》發布之日起經過30日即視為公告送達,該公告送達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當事人未行使陳述、申辯權,未要求聽證的,利害關系人未提出異議的,均視為放棄上述權利。市場監管部門應及時作出強制退出的決定,并制作《強制退出決定書》?!稄娭仆顺鰶Q定書》應當記載當事人的名稱、住所(經營場所)、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作出強制退出的事實、證據、法律后果、 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等事項?!稄娭仆顺鰶Q定書》采取郵寄、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主要新聞媒體發布強制退出公告的方式進行送達。對強制退出后無法收繳紙質營業執照的,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告作廢。 (八)系統操作及材料存檔。執行強制退出、強制退出撤銷等過程中形成的文件、資料等,按照有關企業檔案管理的規定予以保存。 (九)強制退出后救濟處理。作出強制退出決定后,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或第三人提出異議的,應及時核實處理,根據核實結果作出是否撤銷強制退出決定。對行政復議機關、人民法院作出撤銷強制退出決定的,按相關規定撤銷。 五、工作部署 (一)組織部署(2023年7月)。制定和印發《方案》,為試點工作提供支撐。明確職責分工,細化工作措施,壓緊壓實責任,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 (二)抓好實施(2023年8月—11月)。對于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區內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按照分批分次清理的原則確定清理對象,開展核查,征詢相關部門意見,對符合條件的予以強制退出,并做好相關信息公示和檔案管理工作。 (三)總結提升(2023年12月)。各相關部門要認真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做法、存在問題,研究制定解決措施,進一步修訂完善《方案》內容,擴充部門職責,建立市場主體強制退出的長效機制,努力為全省商事制度改革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模板。 六、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場主體強制退出制度改革涉及部門多、政策性強,各部門要建立健全推進改革的工作機制,協調解決改革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試點任務落實到位。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各部門要優化完善業務信息系統,加強部門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建立協同辦理的工作機制和技術環境,為推進市場主體強制退出制度改革提供重要支撐。 (三)加強宣傳培訓。各部門要運用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工作,擴大市場主體強制退出政策的知曉度,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營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圍。要加強業務培訓,提升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確保試點工作順利推進。
圖文解讀:關于印發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場主體強制退出改革試點實施方案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